| 樊口粮库“达标创优”活动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 | |||
| 责任 科室 | 指标 | 工作任务内容 | 相关要求 |
| 综 合 办 公 室 | 制度建设 | 制定、完善、落实人事工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本科室各岗位工作职责。 | 主要工作制度上墙,相关人员熟知与自身岗位有关的制度内容,有制度落实和奖惩兑现记录。 |
| 质量体系认证 | 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情况。 | 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
| 环境卫生 | 落实卫生责任区。 | 挂牌标示。 | |
| 获得地方精神文明创建或绿化园林先进单位表彰情况。 | |||
| 信息化 建设 | 设置内部局域网业务信息系统,系统内数据完整、准确,内外网隔离,并及时维护、升级。 | ||
| 利用物联网、软件、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建立并集成业务管理、自动化作业、智能仓储、办公自动化等系统,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 |||
| 在初步建成内部业务信息系统的前提下,编制下一步信息化建设规划,有明确工作思路和时间计划,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 |||
| 在互联网中设有企业网站,网站信息全面,更新及时,维护良好。 | |||
| 企业文化创建 | 积极创建企业文化,编写有企业文化理念标语口号。 | 编写企业文化理念标语口号并制作上墙。 | |
| 近两年内本单位或单位职工在省级及以上报刊杂志发表除储粮技术论文外的其他文章,或向省粮食局报送粮食信息被采编情况。 | |||
| 近两年荣获地市级及以上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情况。 | 相关文件及证书。 | ||
| 组织机构 | 组织机构健全,岗位设置合理,责任分工明确。 | ||
| 员工素质 | 人员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 | ||
| 加强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具有良好精神面貌。 | |||
| 学习培训 | 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 | 有近两年学习记录。 | |
| 员工参加专业对口的各类学习、培训,近两年拿到结业(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 学习培训相关文件及证书。 | ||
| 组织员工开展或参加各类业务考核竞赛情况。 | 查近两年考核竞赛记录。 | ||
| 群团组织 | 党、团等组织机构健全,每年开展各类活动。 | 查上年度工作计划和各类活动资料。 | |
| 业余生活 | 建有一个小食堂、一个小阅览室、一个小运动场,配有职工值班宿舍。 | 场所有标牌、标识及相关配套设施。 | |
| 工会 | 群团组织 | 工会组织机构健全,每年开展各类活动。 | 查上年度工作计划和各类活动资料。 |
| 仓 储 科 、 火 车 站 库 区 | 制度建设 | 制定、完善、落实安全储粮责任制、粮情检查与处置制度、粮油出入库(仓)制度、粮油保管器材管理制度、卫生制度,本科室及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等岗位责任制度。 | 主要工作制度上墙,相关人员熟知与自身岗位有关的制度内容,有制度落实和奖惩兑现记录。 |
| 帐卡管理 | 地方储备粮使用省粮食局统一印制下发的地方储备粮“帐、卡、牌、簿”,悬挂美观,内容填写完整、准确。 | 从今年1月份起地方储备粮必须使用省局统一印制下发的“帐、卡、牌、簿”,按照统一规范的标准做好登统。 | |
| 库存粮食情况发生变化,在5个工作日内及时更新库存粮食货位卡和有关账目。 | 检查是否按照要求做好登统记录。 | ||
| 仓储档案资料及时归档,管理科学,查阅方便。 | 对近两年仓储档案资料进行归档整理,专柜保管,指定人员负责管理。 | ||
| 粮食 保管量 | 职工人均粮食保管量1000吨以上。 | 按在岗人员总数计算人均粮食保管量。 | |
| 粮食保管 | 近两年内没有发生储粮安全事故,连续两年被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鉴定为“一符四无”粮库。 | 收集文件依据。 | |
| 按照规范要求,定期对温度、水分和害虫等粮情进行及时准确检测。 | 检查粮情检测记录和保管员日志以及粮情分析、处理记录。 | ||
| 保管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并每个工作日记录保管员日志。 | |||
| 库领导定期查仓并填写保管员日志。 | |||
| 对粮情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指导粮食安全保管。 | |||
| 仓内外 卫生 | 仓内外清洁卫生。 | ||
| 储粮仓房内工具摆放整齐。 | |||
| 散装仓内粮面平整,包装仓堆码整齐。 | |||
| 检化验 设施设备 | 配备独立检化验室且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 | 做好检化验仪器设备登记,有日常检测记录资料。 | |
| 配备物检设备、品质分析设备、卫生检测设备。 | |||
| 库内设有抽样液压化、检验透明化、结算一体化服务中心。 | |||
| 质量检测 | 有严格的检化验程序控制粮食入库质量。 | 有粮食入库质量控制流程,各仓粮食均按要求有质量检验报告和品质检验报告。 | |
| 粮食入仓后,库化验室对各仓粮食综合样品检验出报告,综合评定质量等级。 | |||
| 定期对库存粮食质量进行检测,每年两次对库存储备粮质量(包括品质控制指标)进行全面检测。 | |||
| 机械通风 | 机械通风作业目标明确、流程合理、记录详细、效果理想。 | 查看通风记录,包括水分减量等情况。 | |
| 熏蒸作业 | 制定、落实熏蒸作业规程。 | 整理熏蒸作业方案、记录。 | |
| 熏蒸操作作业方案完整,作业流程合理。 | |||
| 在确保储粮安全的基础上,库存粮食年整仓熏蒸次数控制在1次以内。 | |||
| 熏蒸用药剂量在《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常用储粮化学药剂及使用方法要求范围内,并在确保储粮安全基础上,减少用药剂量。 | |||
| 储粮科学研究 | 近两年开展粮油储藏方面的科学研究,有课题立项、研究、结题或验收等书面材料。 | ||
| 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 |||
| 获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 |||
| 近两年在储粮技术方面获国家专利。 | |||
| 科学储粮技术应用 | 采取综合隔热保温措施,最高粮温不超过30℃。 | ||
| 储粮仓房装备人工冷源,满足准低温要求。 | |||
| 探索使用气调储粮技术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技术。 | |||
| 在害虫监测、粮情测控、自动通风等方面探索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并进行实际应用。 | |||
| 储粮药剂管理 | 制定、落实药剂管理制度。 | 查制度落实及各环节手续执行记录。 | |
| 储粮化学药剂室单独设置,确保与办公、生活区安全距离。 | |||
| 储粮化学药剂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 |||
| 药剂采购、装卸、储存、领用以及报废、散溢、包装物和残渣处理等方面管理严格。 | |||
| 持证上岗 | 持有国家粮食局统一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持证上岗人员数量达到以下标准:5至10万吨仓容(含5万吨,不含10万吨),粮油质量检验员不少于3 人,粮油保管员不少于7人。 | 查职业技能证书。 | |
| 粮食保管员对所负责的仓库和存粮基本情况能够报告准确、熟练。 | |||
| 安全生产 | 粮油保管员、检验员有相应的防护装具装备,粮油保管员配非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 ||
| 信息化 建设 | 能够与省粮食局地方储备粮仓储管理系统联网。 | ||
| 能够通过系统联网及时准确报送相关信息和数据。 | |||
| 储粮设施设备 | 制定、落实粮情监测系统操作规程。 | ||
| 所有仓房均采用计算机粮情检测系统,确保正常使用。 | |||
| 配有固定式环流熏蒸管道,熏蒸管道设置合理,配备有效检测仪器并做好相关记录。 | |||
| 日常通风配备固定式或移动式通风系统,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等各类风机数量充足、搭配合理,若为移动式每1万吨仓容风机数量不少于2台,应急通风配备不少于10台单管风机或4台移动风机。 | |||
| 制定、落实通风作业操作规程。 | |||
| 安 全 环 保 科 | 制度建设 | 制定、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处理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制度、防火制度、防汛制度、保卫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岗前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制度、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本科室岗位工作职责。 | 主要工作制度上墙,相关人员熟知与自身岗位有关的制度内容,有制度落实和奖惩兑现记录。 |
| 安全体系建设 |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具体分工及岗位责任。 | 查领导小组组成、分工。 | |
| 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 查责任书、值班记录。 | ||
|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 近两年应急演练资料。 | ||
| 安全生产设施设备 | 有安全监控系统且运转良好,可监控大门、汽车衡等重点区域。 | ||
| 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网络浏览。 | |||
| 配备必要的防雷、防火、防盗、防汛设施设备,配有应急电源。 | |||
| 传达室设置齐全,布局合理。 | |||
| 各类安全、交通警示标识合理齐全。 | |||
| 安全管理 | 制定、落实机械安全操作规程、高空作业操作规程。 | ||
| 电工等相关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 相关专业资质证书。 | ||
| 电工、设备维修工及执行高空作业人员有相应的防护装具装备。 | |||
| 室外供电线路及照明系统完好。 | |||
| 输送清理设施设备 | 输送设备每2.5万吨(不足按2.5万吨计,下同)配4台输送机,输送能力不少于50吨/小时。 | 做好设备登记,编号管理。 | |
| 清理设备每3万吨配备一台清理筛,清理能力不少于50吨/小时。 | |||
| 各类机械、器材有专门场所存放,登记造册、摆放整齐。 | |||
| 制定、落实各类设备维护管理与操作规程。 | 制定维护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 ||
| 各类机械、器材保养维护及时,有保养维修记录,工况良好。 | 有维修保养记录。 | ||
| 节能减排 | 开展节能减排,有目标和方案。 | 准备方案及相关记录。 | |
| 具有切实可行的能耗控制手段及管理措施并落实。 | |||
| 库区环境 | 库区绿化整洁。 | ||
| 业 务 科 | 制度建设 | 制定、完善、落实粮食出入库制度、粮食出入库流程、包装备品管理制度,本科室各岗位工作职责。 | 主要工作制度上墙,相关人员熟知与自身岗位有关的制度内容,有制度落实和奖惩兑现记录。 |
| 计划管理 | 严格按照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计划组织地方储备粮出入库。 | 收集计划下达、验收文件,对照文件清查实物和轮换时间。 | |
| 库区布局 | 结算室设置齐全,布局合理。 | ||
| 经营科 | 制度建设 | 制定、完善、落实粮食经营管理制度,本科室各岗位工作职责。 | 主要工作制度上墙,相关人员熟知与自身岗位有关的制度内容,有制度落实和奖惩兑现记录。 |
| 计 量 科 | 制度建设 | 制定、完善、落实粮食检斤管理制度,本科室各岗位工作职责。 | 主要工作制度上墙,相关人员熟知与自身岗位有关的制度内容,有制度落实和奖惩兑现记录。 |
| 设施设备 | 称重至少配备1台50吨以上汽车衡。 | ||
| 称重设备定期检测,及时保养维护,有检测记录。 | 有检测维护记录。 | ||
| 财 务 科 | 制度建设 | 制定、完善、落实财务管理制度、统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和物资管理制度,本科室各岗位工作职责。 | 主要工作制度上墙,相关人员熟知与自身岗位有关的制度内容,有制度落实和奖惩兑现记录。 |
| 岗位管理 | 会计机构健全,会计出纳岗位分设,严格落实内部牵制制度。 | 内部机构、岗位设置。 | |
| 会计人员持证上岗。 |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
| 财务管理 | 会计核算规范,经济效益真实。 | 查近两年财务审计报告,近两年内无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 |
| 银行资信等级A级以上。 | 银行资信等级文件。 | ||
| 财务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实行全员业绩考核。 | 对照财务制度、全员业绩考核制度,有执行、考核、财务分析报告和记录。 | ||
| 能够通过系统联网及时准确报送相关信息和数据。 | |||
| 统计管理 | 各类帐表凭证填写规范、准确、及时,保管、统计、财务三账相符。 | 检查帐表,核对三账相符情况。 | |
| 及时向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相关统计报表,填报数据真实、准确。 | |||
| 经济效益 | 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抗风险能力增强。 | 查近两年财务审计报告,未发生亏损。对利润、未分配利润、粮食风险准备金余额、净资产等指标进行比较。 | |
| 基 建 办 公 室 | 制度建设 | 制定、完善、落实基建管理制度,本科室岗位工作职责。 | 主要工作制度上墙,相关人员熟知与自身岗位有关的制度内容,有制度落实和奖惩兑现记录。 |
| 库区环境设施 | 库区道路硬化、地坪完好,无明显损坏。 | ||
| 建筑物外墙粉刷干净。 | |||
| 给排水系统完好。 | |||
| 仓房条件 | 仓房外观整洁、颜色协调一致,地坪、墙壁、仓盖完好,能够确保“上不漏、下不潮、密闭严”。 | ||
| 仓顶有隔热层或隔热吊顶。 | |||
| 墙体为四九墙或墙体有隔热措施。 | |||
| 与外界相通的孔道应设置相应的隔热密闭门(窗)、防护门和防雀网。 | |||